近日,天涯人民法庭加强执行力度,充分发挥法庭当地少数民族干警的办案优势,强硬且人性化地执结一起骨头案。
申请执行人程某与被执行人苗某返还征地补偿款纠纷一案,三亚城郊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,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义务。在法院立案执行后,被执行人不仅不配合法院工作,还故意躲避法院工作人员。经研究,承办法官发现被执行人苗某为当地回族,决定利用其正在做斋月礼拜期间不外出的机会,找到苗某做思想工作。
当日上午10时许,法庭干警一行四人按既定的执行方案,驱车前往苗某居住的回新村社区。为尊重当地回族做礼拜用餐的风俗习惯,办案干警每人一包饼干,一瓶矿泉水,顶着烈日等候在苗某做礼拜回来的路上。下午2时许,当苗某做完礼拜返回时,办案干警向其表明身份说明来意,向其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,告知其如依然拒不履行,法院将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。期间苗某一直以自己文化水平低和语言沟通有问题为由,声称听不明白。对此,法庭灵活采取应对措施,由回族法警海璜用本民族语言与其进行沟通、释法,并通知申请执行人即刻到场来协商和解。在法律强大的威慑下,经本族干警反复做思想工作,苗某与申请执行人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协商,达成了和解协议,苗某联系家人将45000元执行款当场支付给申请执行人。至此,一起骨头执行案顺利执结。
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,是法院工作的前沿阵地,也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。人民法庭不仅要依法秉公办案、公正执法,更要接地气,融入当地文化风土人情,开展特色审判、特色执行,化解矛盾,维护社会稳定。天涯法庭辖区内居住着海南省回族同胞的最大族群,应该充分发挥办案主观能动性,充分尊重被执行人的民族宗教信仰,灵活运用贴近基层、贴近兄弟民族群众的天然优势,针对特殊情况,巧妙应对处理,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新的执法新路子。(通讯员 陈伟)